距离美本 ED 截止还有 3 天,2025 小伙伴们,你们准备好了吗?上周我们发布了一份调查问卷,调研了大家在这个申请季最想了解的关于ED的话题。
最热门的 ED 选校是哪几所?
如何才能够成功提前下车?
有什么当年可以少走的弯路?
这些问题的答案,我们相信你也很想知道。
截止发稿,我们一共收集到了 274 份数据。在又一年秋天,给屏幕前的你讲述那些年,来自学长学姐的 ED 经验。
Disclaimer :下文中得出的全部结论均来源于本次样本数据,无法准确概括到所有留学生群体,敬请谅解。
这次调查中,我们发现填写问卷的有 81.94% 都是 2019 届申请生,也就是刚刚进入大学的 2024 er,在填问卷的整体人群中占有压倒性优势。看来,还是绝大多数去年刚结束申请的同学们保留着关于 ED 最新鲜最深刻的记忆——同时也是最多的意难平。
在所有数据中,有 80.56% 的同学们愿意把自己的 ED 学校分享出来。在愿意分享的同学们中,除去一位需要 “你猜啊” 的朋友和一位 ED 了三所学校的朋友之外,剩余问卷中康奈尔、Emory、JHU 包揽了最受欢迎的前三名。
大概是因为号称是 “对中国人最友好的藤校” (毕竟 SUNY Ithaca ),加上均衡的强势专业,以及令无数学子心动的康村自产酸奶牛奶冰激凌,众多申请生纷纷投入康奈尔的怀抱。而排名第二的 Emory ,首当其冲的就是它是一所在 top 30 中不那么分控的大 U,在 ED 阶段有不少低分高录的现象发生。再加上身处温暖的亚特兰大这一快乐的城市,出门就能可口可乐无限畅饮,也有着它成为大众情人的充足理由。第三名的 JHU,全美首屈一指的医院和 BME 这样的热门专业也是吸引了不少中国申请生。由于 JHU 医院在抗击疫情中的优异表现和广被认可的疫情发展曲线,再加上去年 ED 升高的录取率与今年新增的 ED2 ,JHU 今年的热门程度和录取难度都可能会继续升级。除去这几所大众情人外,我们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同学青睐于文理学院。Amherst ,Haverford ,Vassar ,Swarthmore,Carleton ... 虽然这些名字相对赫赫有名的大 U 来讲相对陌生,但是不难看出,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同学愿意跳出排名与国内知名度的桎梏,选择更注重博雅教育的文理了。说了这么多,大家最终都是否和女神校 “缘定终生” 了呢?根据我们的调查结果,有近半数的同学们居然都和女神互相 “一见钟情“,迎来了美本党梦想中的脆录。我们推测造成这样结果的可能是,一般来说在 ED 阶段取得胜利的同学们相对于其他人,更愿意向外界分享自己的经历,也更 ”有得可说“ 。2025 届的小伙伴们可千万不要因为这一张统计图就感到压力,毕竟那些广受大家中意的 highly selective 的学校,综合录取率个个不足百分之十几二十 (这还是加上美国人自带 legacy 和体育 recruitment 的前提下),在 ED 阶段就成功下车的还是极少数的幸运儿啦。同时,也有相当一部分同学 (16.22%)被发了 “好人卡” —— defer 。换个积极的方向说,女神校又给了他们一次机会,RD 阶段还能再战。而被 defer 的同学,在 RD 阶段,除去 ED2 提前跳车或因各种原因 withdraw application 的人以外,“备胎转正” 的机会还是存在的—— 只不过也还是小部分而已 (14.63%)。收到 defer 的同学们,积极写 love letter ,为自己抓住机会搏上一搏,还是有机会重新收到女神校的青睐的。当然啦,我们希望大家不要在一棵树上吊死,看看那些有 ED2 的学校,没准调整好 ED 后受伤的心情,能收获意外之喜呢。本次调查中,在 ED1 中失利的同学有 26.83% 都成功投入了 ED2 的怀抱。
如果让已经经历过这一切的学长学姐们复盘自己的 ED 季,我们发现,大家的关键词还是集中在 “文书” 和 “标化” 上。标化,尤其是 SAT ,可谓是中国申请生的 “老大难” 问题了。作为整个申请材料大礼包中唯一的所有人统一的 “硬要求” ,再加上大家都普遍认为 SAT 是可以 “刷” 上去的,无数同学们男默女泪,均为标化成绩折腰。亚太地区作为最受他们欢迎的 SAT 考场,去年经历了暴乱、作弊、考场取消、分数延期...... 参与本次调查的同学们,对于香港 SAT,尤其是 19 年 10 月场,不少都深受其害:“经历了 2019.10 的亚博 SAT 窒息操作,最后一次成绩拿不到,攥着手里一塌糊涂的标化分数,实在不敢怠慢文书写作。”“SAT 在十月香港场考的,被延迟出分了一个多月,已经过了十一月一号要定 ED 学校的ddl,所以就预测了个大致的 SAT 成绩......""那年的今天,我依然在焦急的等待十月 SAT 的分数,最终用一个只能说差强人意的分数递交了申请。"“还记得第一次考 sat 的时候,是在万人坑,考场一眼望不到尽头,整个大考场被分为无数小考场,每一个桌子上的试卷都承载着不同学子的 American Dream 。旁边的女孩子数学因为做得太慢了没填答题卡,当场哭出来。做阅读时也有学霸把试卷翻得飞快无形给我一种心理压力。“除去考场因素以外,为标化奋斗到最后的同学们比我们想象中还要多。大部分同学甚至都是在 ED 前夕才取得自己最终的分数,定下最终的选校。
“我十月才 sat 出分 1500 ,所以十月初才开始写文书,之前一直觉得自己不配 ed 卡村,是 sat 给了我信心。”“并没有裱花,因为考了大概五次 SAT 因为 test anxiety 分数都基本一样 最后三个 AP 分代替的。”“我是属于模考考得还可以,但是一到真正的考场里面,我的状态就不在了,不是紧张,就真的完全走神了。““ ed 截止前,托福其实还没有考到满意的分数,考了很多次,也刷了很多题了,但还是没考出分,已经有点自暴自弃了。虽然表面上看起来无所谓,跟所有人都说能去哪去哪,我不在乎,但心里还是希望能去一个好学校的。”硬性分数可能是申请季中的定心丸,也可能是需要用尽一切(文书、活动、AP 等)去填补的漏洞。在调查中,能让自己完全满意的标化少之又少,大部分同学采取的方法还是在自己能努力的范围内死磕到底。不过,在分数实在不理想的情况下,申请 test optional 的学校,用软实力去弥补也不失为一个好选择。
如果标化确定的是申请生的下限,那么能让成绩相差无几的每个人脱颖而出的,就是各自的文书了。有些人因为官网和 why school 爱上了一所学校......."纯粹是因为要写 800 字的 why school 才打开知乎打开 google 开始了解 TU ,等到写完这篇文书 submit 了 EA 申请,再去了解其他学校写其他学校的文书都提不起劲的时候才发现我可能是真的爱上 TU 了。”"录了之后才开始仔细看官网,越看越喜欢。也许我当时没有意识到,但感谢学校看出了我们的 match。"“翻遍了官网看遍了视频,和 alumni 聊了一宿,Rice 这几篇文书写的是所有文书里最认真的了。“有些人屈服于家长和中介的压力,放弃了文书的挣扎......"我屈从父母和中介的压力,用我自己不喜欢的题目,写出了一份我自己并不喜欢的文书。""文书一塌糊涂,还不如交白纸,那些年所踩进的中介坑。"有些人为了多年的白月光一生悬命,将文书仔细打磨......“还记得当时蹭了学姐的 vistor 名额,愣是在 Bobst 的 6 层把 Why NYU 改了一遍又一遍。当时耳机里一直循环着的是 empire state of mind。”“西北的 why school ,因为是我两年来的梦校,也是花了许多许多心思和时间来做 school research ,翻官网、总结访校经历,和中介一起脑暴出最好的 idea 串起所有的论点。”官网是了解并爱上一所学校最直接的方式;迫于压力写出的文书,学校自会看出你是否 fit ;而最用心打磨的文书虽然不一定能换来必然的录取,但是时隔多年后,也会庆幸当初自己的努力。我们相信,没有完美的文书,但有完美的 match 。
除了标化和文书这两个 “制胜点” 之外,我们发现,不少同学对于 ED 女神的爱慕,始于那年夏天的美好:“ 2019 年 6 月,我在亚特兰大度过了人生中最有意义的一个夏天。在经历了从普高脱产快一年的寂寞后,在 Emory 遇到了一群超级 nice 的小伙伴,至今还会一起出去玩。这个梦幻般的夏天让我毫不犹豫地决定 ED Emory。”“去参加了卡村的夏校,觉得和我很搭...... 感谢夏校教授的推荐信,以后还去上他的 history 。""夏校去了一趟布朗,认识了一群有趣的人。ed 布朗一大部分原因就是那个夏天实在是过于美好。"尚未进入申请季的小伙伴们,去参加夏校是个很好的选择。夏校不仅能提前体验女神校的氛围 ,或确立 ED 目标,更可以收获推荐信,并交到来自天南海北的朋友们。在大洋彼岸的那年夏天,短短几个星期是梦开始的地方,也是能收获可以铭记很久的美好的地方。
马上 2025er 第一阶段的战斗就要收尾了,随着 common app 上点击的那一下 submit ,接下来自己的命运就要掌握在他人手中了。屏幕前的同学们,可能有人已经体验过了那一秒提交界面放烟花下彩带的快感,有些人的这一瞬间可能还要等到两天后。我们先看看学长学姐当年的这一瞬间,preview 一下这来之不易的快感:
“那天雪下的很大, 看着紫色的旗帜在 Washington Square 旁边飘飞,就是一种很神奇的感觉...... 其实提交申请的那一刻觉得自己为这个紫色火炬校的努力值得了,是一种释怀,一种 inner peace 吧。"“当即播放 undertale 的狂妄之人,打开 steam ,并在朋友圈说 ‘今天是我最狂妄的一天’。”“那一刻真的如释重负,按下 submit 之后就出去吃了一场火锅。在火锅的翻滚声中,我开始甚至已经开始幻想自己未来四年在亚特兰大的生活。”除了节选出来的这几条比较有趣的留言,我们在大家的回复中提取到的关键词大多是:“紧张”、“轻松“、“忐忑”、“释然” 。这几个词看似矛盾,但只有在经历过这一切之后才能体会到。这种五味杂陈的感觉,夹杂着兴奋与孤注一掷,仿佛就在这一瞬间,把最好的自己呈现给了爱慕已久的女神。common app 还有个有趣的功能:成功 submit application 后会给你放烟花。这是申请生们整个申请季中看到的第一次烟花,我们相信,也绝不是最后一次。
“可劲儿的按那个键让彩带不停的跳出来。掏出手机,对着电脑屏幕拍了一张张仪式感的照片~ ”“ 多点了几遍小礼花彩带,因为觉得查结果的时候不会再看见了。“ (一定会再看见的!)当然,也有不少朋友交完 ED 后并不觉得卸下担子,而是马上开始无缝衔接 UC 和 RD 文书的。25er 们可要在阶段性战役结束之后稍微放松一下,让自己紧绷的精神喘口气儿哟。
在问卷的最后,我们问了经历过 ED 的同学们一个问题:“如果只能留下一个 ED 忠告,你最想告诉学弟学妹们什么?”
这四个字,可以说是占据了留言区的半壁江山。ED 作为申请季中打响的第一次战役,且是录取了就一定要去的 binding agreement ,大家一定要遵循自己的内心,把握好这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机会。不难看出,大部分同学的 ED 校都是自己的 higher reach 。勇敢去冲吧,也许你心里默认的 “高攀女神”,在女神本人心中,却是最适合彼此的 perfect match 。乐观点想,即使最后并没有录取,你也是名校得不到的男人 / 女人呢。Follow your heart. 这句话听起来或许很 cliche ,但是 ED 是你自己的付出,最终付出实践的也是你自己的想法和努力。问卷里其实有不少同学都是听从了家长或中介的建议,ED 了他们认为合适的学校,而并没有拥有自己明确的想法。如果没有足够的爱,自然也写不出最真情视感的文书啦。我们建议大家在确定 ED 校前一定要做好充足的 School Research,并尽量争取到家长和中介的支持。申请季不是一个人的战役,每个人的背后都是一个团队的万众一心。在 ED 这种把自己打包送给女神的场合,一定要向女神展现最真实最好的自己,为女神献上一颗赤诚的真心。
不像 RD 里人均海王,广撒网钓大鱼,ED 是追求唯一白月光,祈祷自己和女神彼此是双箭头的爱情。申请大学就像找对象,不要求最高富帅白富美,只要求最适合自己。忘记各个榜单上的排名和外界的洗脑包吧,如果你觉得自己和这所学校百分百契合,即使是认为 “高攀不起” 还是 “有点亏了” ,都去大胆试一试吧。就像这条留言所说:“它不一定是他人眼里足够好的,它可能起着极具迷惑性的野鸡大学名称,它可能有着非传统的本科教育模式,但只要它是真的适合你的,那冲就完了。“在十一月来临之际,属于过去的 ED 故事已经结束,2025er 的经历却马上要开启。多年前关于梦校的种子早已埋下,在十一月提交申请之时开花,在寒冬腊月再次开出希望的果实。在 ED 截止提交前最后的时刻,再最后检查一遍所有的材料,点击 submit ,然后好好欣赏一下申请季第一场烟花。同样好看的彩带和烟花,一定会在不久之后再度出现的。在再次看到烟花之前,好好放松一下吧。约上好久没见的好友,吃一顿热腾腾的火锅,看一场没来得及看的电影,享受一下申请这场马拉松来之不易的中场休息哟。同时,也不要过度紧张,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之后很可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小编衷心感谢所有在此次调查中填写问卷、贡献出自己真实经历和真心建议的学长学姐们,并祝愿所有 2025er ED 成功下车,如愿以偿。